
今天雜誌那兒的管理部經理打給我要戶籍資料
因為要發薪水了~
不過因為是兼職領薪水的
薪水類別好像比較不一樣的樣子
反正到時候我要憑扣繳憑單交給國家10%的稅
我的媽呀 這樣不就要三千元了嗎
都超過今天去智邦領的一半薪水了啦
話說剛剛才去智邦拿工讀金回來
因為之前社工把薪水發給竹師的後就以為薪水都發完了
我才會拖這麼久沒錢可以領
(沒有會計果然會發生窘事)
結果今天主管心情很不錯(大概因為是星期五吧)
還說我變瘦喏~
然後問我找了什麼工作之類的
跟她說我之後要跑園區產業線報導
她就說中午要請我吃飯,好好聊聊提供我意見
因為跟文史工作者約了要還資料
拿完工讀金後就先去金山面工作室(其實是個米行)
上次搏完感情後,阿伯看到我就眉開眼笑的
又跟我聊了一陣子 害我很怕吃飯遲到
阿伯和我談了些報導文學要具備的厚度深度
他說我是中文系畢業的,文字當然沒問題
但是文字好以外,要有深度夠的眼光
內容才會有厚度,要融入土地跟歷史才寫得出好作品
還說以後等我去雜誌社工作了,可以提供我很多題材寫
後來我問他的米有沒有零賣(順便結束話題)
就和阿伯買了十穀米、圓糯米、台灣最好吃的稻米,共110摳
還順便買了一包十穀米送給今天心情大好的智邦主管
跟阿伯買米可以很放心,絕對是單一品種台灣產的好米
而且阿伯從小家裡就是種米碾米的,又是個實在的文史工作者
不過買米時,他又滔滔不絕講起了台灣米的歷史
讓我心裡焦急如焚
但聽起來真是個很不錯的報導文學題材
急急忙忙奔回智邦
結果走錯路,上了園區又順路下了園區
主管說因為社工的疏失害我的工讀金拖到現在
所以請我吃飯道歉,順便慶祝我找到工作
(不是上下屬關係的時候就覺得她很會做人 )
還跟我講了一個內幕
聽說我們雜誌這次徵人,有七八十個人去應徵耶
想想從我去interview(我是第一個去的)
到確定要用我,也才不過一個禮拜時間
這也真是太誇張了
主管說新竹的產業結構特別
所以除了科技相關以外的工作
因為機會難得,徵人時都超激烈的
聽到這個小道真是讓我信心大增
因為主管以前跑過一年的園區新聞
也熱情地說可以幫忙我,別的不敢說
她對園區報導的部份就最熟了
(果然還是不要跟她有工作關係比較舒服點)
還說雜誌是中國時報記者退休後養老的目標
主要是還可以把中國時報時的資源人脈繼續用下去啦之類的
也跟他提到了IC之音
說我是副台長加潘老師的學生,所以之前她們有跟我聯絡
她一聽到IC之音就問我是不是基督徒
之前智邦那裡收過一個從IC離職的員工
也是副台長的學生
她是跟我說如果是有認識有介紹
其實不用太擔心裡面的宗教氛圍啦
因為一定會受到很好的照顧(根據離職員工的說法)
真正要學的話,IC可以學得很多
但學得多就代表操得多
那個離職員工就是做到生病了才跑走的
當然因為職場定律:還沒拿到offer前一切都是虛幻的
所以主管特別提醒我要多多跟雜誌那裡保持聯繫
(啊呀我也很緊張咩)
拿到兩邊的薪水
聽到一些公司八卦等等
(雜誌那的八卦就不方便爆料啦)
感覺一切都還進行得滿ok的
只差還沒找到房子了
很希望可以找到一個讓我不想搬走的房子
不要再搬家了啊啊啊~
願主賜我平安喜樂 /~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