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有什麼感覺?」
好怕被問到這個問題。
不是害怕在床上被問到這個問題,是任何時刻
談到主觀的意念這檔事,就會對自己的感覺很不重視。
可是怎麼,抽牌、家族排列、諮詢……總是要問這樣的問題呢?
第一時刻,我的腦袋從來是一片空白,長久一直不認為自己的想法值得參考
除了需要虛情假意地自我揭露時,刻意地強化反芻多次地思緒外
始終難以適應,學不會認同、接納自己的感知。
當年完成職涯中第一篇採訪稿時,心裡好緊張
好想拿給受訪者看,問他,我理解得對嗎?有沒有哪裡需要修改?
然而職業尊嚴不容許這樣的心態存在
必須,很肯定地,對筆桿的力量,有一定的揮擊權
花了約莫兩年的時間,才開始敢細細闡述「我的感覺」
雖然,有大部分時候,我還是覺得自己只是在瞎掰一個自由心證的解釋。
尤其讀牌,用於創作時,更需要能這麼自得其樂地盡情解釋、編撰。
唯一,我能明確感受到,滿月時,真的能感到充沛能量
看到天空那明亮優美的圓盤,就知道,又到了非創作不可的時候。
獻給滿月,獻給所有能量的給予與餵食。
有時我是供應者,有時我是接受者,有時我只是陪伴在一旁的獸
三位一體的角色,是我解釋起不斷重複的這副牌卡,最主觀的知覺。
生一把火。
造成恐慌與逃逸,或許會被燒燼,可能適合用來取暖。
再也沒有更清楚的感覺了,滿月的時候,就該塗鴉。
我告訴自己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