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大學開始租屋以來,幾乎維持著一年換一個窩的游牧方式,每當約滿就找個新地方住,圖的是種尋覓與搬遷換環境的新鮮感,當然,也是因為每個租賃處多少有些不如人意的小小缺點。
第一個住的金城路小套房,房東先生很好,只是兩個人住稍嫌擠了點,走路就可以到學校,生活機能也很便利,這間約滿了還有繼續住一段時間。除了沒有廚房外,洗衣曬衣、室內機車位都有。
後來趁大三很多同學沒抽到宿舍,就和朋友鳳凰合租了宵夜街的娜娜鬼屋,便宜的兩樓眷村平房,不過非常老舊而陰濕,唯一的優點就是空間很大,有廚房可以開伙,離學校超近,畢竟那時候還沒有機車,能走路上學是很重要的考量哪。
大四鳳凰抽到了宿舍,我們也不堪鬼屋的濕氣與陰沉感侵襲,就和小喵喵搬去大學路住,就在交大大門口對面的梅竹芳鄰。那段期間不曉得為什麼都找不到什麼適合租的地方,這兒租的有點將就,因為租金很貴,沒有洗衣機、廚房、機車停車位,就只有房子新、格局挑高方正吸引人,撐過一年租期就搬走了。
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科技生活雜誌上班,找到了東南街上的居所,空間非常非常寬敞,租金也不很貴,機車有室內位可停,但是位居五樓頂樓,沒有電梯,最恐怖的是頂樓的日曬熱,白天在家時不用說,晚上鋼筋水泥還持續釋放著早上儲備的太陽能,我和小喵喵兩個都不怕熱的虛冷體質人,也都被熱到不得不開冷氣。
延伸閱讀:令人顫抖的電費單
也許是因為室內溫度實在太高,冷氣難以降溫,只開了幾個晚上的那個月電費就將近四五千,嚇得我們只能開電風扇吹熱風過生活。這間也是租約到後就搬走了,剛好那時我離開雜誌社準備轉職,小喵喵也研究所畢業找到園區的國防役工作,就一起搬到光復路一段去住,一住就住到我從英國回來,住了三年!而且房東先生還很nice,願意在我出國這段小喵喵一個人住的期間再減免房租。
這間我之前就寫過了,所以不多說,附上連結:
又到搬家的時候(上)
又到搬家的時候(下)
娜娜歷險記(剛搬進去時的小插曲)
隨著我回國,小喵喵工作開始穩定地發展,買了車需要停車位,對居住的預算與需求也都有了改變,原本的住所因為住了太久缺乏整理而顯得壅塞(說來還不是自己造的孽),所以2010,我們又搬了家,這次只是從巷尾搬到巷頭,但搬到了目前覺得最滿意的地方。